B体育阿拉看环境|《园林》变迁翻开泛黄的《园林》第一期,映入眼帘的是《园林》人用文字和色彩构筑的园林世界。那个世界有吴振千老局长的“园林论苑”,有许恩珠、刘师汉等园林大家的“园林欣赏”,有张连全、彭光涂等老技术人员的“植物资源”,当然还有充满艺术和人文的“盆景技艺”“插花艺术”“家庭绿化”等栏目。这些精彩纷呈的园林栏目不禁使人想起《园林》杂志这三十四年的心路历程:2000年由双月刊改为单月刊,2003年由双色版改为全彩版;印张2009年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6个,即增加了16个版面;纸张2004年由黑白胶版纸改为彩色轻涂纸,2008年又改为105克铜版纸,2017年改为现在的哑粉纸;开本2017年从正16K提升为大16K;2018年启用新刊名“LANDSCAPEARCHITECTURE”;价格也从最初的0.35元提到现在的15元。
说起《园林》杂志这些年的发展,就不得不提《园林》杂志创刊伊始。原上海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严玲璋是《园林》杂志的创刊人之一。“”期间她被下放到中学当了老师,有机会接触社会,深感其他行业中为数不少的人认为园林栽树种花没技术,是让人观赏消遣的行业。1973年,当她再次回到园林系统的时候,就一直有一个念头,园林一定要在社会上开个窗口,要办一本能覆盖园林系统内外的科普刊物,让更多人了解园林,走进园林,并享受园林带来的恩惠。1983年底,在园林局局长程绪珂及在任领导的支持下,她觅人才、搭班子,与创刊人员一起设置栏目、组撰稿件,1984年顺利完成了《园林》杂志的创刊。成功试刊三期内部刊物后,1985年,《园林》杂志成功获得国内统一创刊号,并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主办至今。
《园林》杂志正式创刊后,杂志社除发行期刊、编辑出版园林科技类书籍外,还举办了多种社会文化活动。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1987年园林杂志社与上海电视台、上海文化出版社举办的“中国传统十大名花”评选活动,全国共收到14.9万张有效选票。活动不仅得到陈俊愉、程绪珂等100多名园林花卉专家的大力支持,还有上海市政府领导、市委相关部门参加,评定了梅、牡丹、菊等中国十大名花,这对以后的国花评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1989年,《园林》与《青年一代》《艺术世界》合办了园林散文及园林摄影大赛,活动结束后,由杂志社编撰,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《园林散文》集,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。1991年,与住宅系统合办了‘91住宅园林艺术节,还组织了“园林之春”诗与歌的征稿活动等。与此同时,《园林》根据自身资料充实、信息丰富的优势,出版了《中国花经》《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》《园林生态论文集》等书籍。杂志社策划、编辑出版的《流行花卉挂历》《365天花历》等更是受到了大众的青睐。
1991年,《园林》获上海市建设系统科技期刊优秀奖;1992年被评为上海市首届优秀自然科学技术期刊;2001年,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“中国期刊方阵双效优秀期刊”,发展到今天,《园林》已成为双效优秀科普月刊和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。
可以说《园林》几十年的发展可圈可点,但是《园林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。各级领导对杂志的关心是重要因素,特别是时任副市长的倪天增,他不仅参加创刊大会并讲话,还多次参加《园林》举办的文化活动,甚至为杂志出版的《生态园林论文集》写序。社会各界的合作精神也令人难忘,但是最关键的是《园林》有一支能够战斗的队伍。
1995年,原《园林》杂志社副社长沈正萃刚上任,当时的《园林》刚刚转为自筹自支事业编制,头绪纷杂,社里生计处于动荡之中。在分析了《园林》杂志各方面情况后,沈正萃认为杂志的当务之急是扩大发行量B体育·(sports)官方网站,走市场化道路。“杂志应该走市场,内容再好的杂志没人买没人看,效益也是上不去的”。于是他亲自带队下地方或基层搞发行,而在当时,社长带头出去搞发行在其他的杂志社是很罕见的。最艰难的是,当时的杂志社没有车辆配备,只有一部向局里借的二手三轮摩托车。那时《园林》杂志是通过东方报刊市场发售,月末卖不掉的杂志就会被退回到报社仓库,而来回的运输又是这辆老是熄火的摩托车。日晒雨淋是家常便饭,熬夜工作更是司空见惯,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,《园林》杂志的发行量逐月提高,最多时一个月发行量达三万册。回忆这段艰苦奋斗的岁月,沈正萃坦言,当时也是逼不得已,身上的担子很重,“我去的时候,头发还没白。后来没多久全白了”。“我们这个杂志是奋斗出来的”,资深发行王文新感叹道。
第一任的杂志社成员,由严玲璋兼任主编,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柏梁真任副主编,还从科技处调来既懂业务、又会写作的梅慧敏任文字编辑,同时,聘请两位已退休园林老法师刘师汉和胡中华协助办刊。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,后来的文字编辑王家骅、谢晓霞,美术编辑江南、熊尚华等又是承上启下的骨干力量,而现在的团队成员,年轻化、高学历又使杂志社业务得到飞速发展。
内容为王,质量是杂志的灵魂,是关系到刊物能否生存的大事,最重要的是内容要针对读者需要及园林行业特点有的放矢来组稿,并邀行家里手撰稿,每期出版内容,还要根据园林季节、时令而变化,杂志得到了专业人士和广大园林花卉爱好者的好评。另外,杂志社还积极向园林行业的读者组稿,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撰稿等等,基于此,《园林》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和长情的作者。另外园林杂志社还定期或不定期出专辑或增刊,如与园林设计及园林植保等业务部门合作,与兄弟单位、同行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。每年定期举办《园林》编委会和刊委会会议,对期刊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起到指导、监督和咨询作用,同时举办具有影响力的论坛、研讨班或重要活动等,加强上海园林绿化行业与全国同行的交流互动。
伴随《园林》坎坷跌宕的几十年,整个园林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过去园林不被大众理解和关注,现在随着城市生态理念的发展,园林的春天真正到来了。政府对于园林绿化越来越重视。《园林》杂志是“随着园林的复而生,随着园林的兴而旺”,现任社长张浪如是说。
现在的园林迎来了大好的机遇,习总多次提到生态文明的理念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严玲璋认为,《园林》杂志应该着眼于更大的格局,做好生态文明这篇大文章。张浪也谈到《园林》杂志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。改革开放后养一盆花或许是那个时代人们所向往需要的,所以园林艺术焕发了光彩,《大众花卉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。而当今时代,人们对于园林的期望不仅限于此,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。所以《园林》不再满足于仅提供养花种草的知识,更应该强化科技内容,适应读者更高的阅读要求。对于这一点,张浪社长告诉记者,作为一本专业的精美纸质杂志,《园林》还有一个隐形的目标B体育·(sports)官方网站,即让杂志成为老百姓家中的收藏品,而不是看完就扔的易耗品。曾有一位《园林》杂志的忠实读者,在《园林》300期的纪念刊收集素材时,给杂志社打电话说因为喜欢《园林》的精致雅意和翔实内涵,从杂志出刊后就一直征订并收藏着。那是一份怎样的《园林》情结啊!
作为园林绿化从业人员必读的《园林》期刊,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让其他期刊杂志望尘莫及。自1984年9月创刊以来,三十余载的风风雨雨奠定了《园林》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。它记载了世界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,见证了中国园林绿化的改革伟业,亲历了绿色上海日新月异的辉煌成就。《园林》的成绩是卓越的,策划了立体绿化、国家公园、植物资源、城市困难立地、公园城市等很多紧随时代脉搏的专题,设计出版了诸如《中国野生植物图谱》《盆景藏品集》《上海名园志》《世博绿化景观》《上海校园绿化》等许多颇具影响力且有收藏价值的书册。
昔日园林行业的一株小苗,在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,经过几代《园林》人的辛勤耕耘,如今已枝繁叶茂。三十四年前,肩负宣传、普及园林绿化知识和传承园林文化的历史使命,《园林》孕育而生;三十四年间,《园林》陪伴了上海及全国园林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,已在国内行业主流媒体中打造出较高影响力和品牌效应,深受业内人士和广大园林爱好者的喜爱。今天,面对建设生态文明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任务,《园林》任重而道远。而立之年的《园林》注定要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,抓住发展机遇B体育·(sports)官方网站,宣传先进理念,秉承正确的办刊方针直击行业热点,把这本行业刊物办得更具特色更有水准,更好地服务和助推园林事业发展!